产城
    主页 > 期刊导读 >

桂北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现状分析与保护发展对策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原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村镇,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其承载着区域性的建筑艺术、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及传统文化,记录了社会历史发展脉络,是非常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目前很多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不到位,由于时代背景、生活方式转变及保护开发方式不当,导致村落出现风貌破坏、经济下滑、空心村等问题。为保护历史文化和民族习俗的多样性,必须采取措施保留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村落。

以桂林市灌阳县月岭村为例,分析村落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建议。

1 月岭村概况

月岭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文市镇。为避兵灾,唐氏先祖于宋朝淳祐四年(1244年)由永州零陵湾复村迁徙至此定居,距今已有774年,现有村落居民470户。月岭村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宅群落之一,村内现存古民宅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典型的湘南式民居建筑。月岭村具有如下历史文化特色。

1)村落选址优势 月岭村位于灌江东面,三面环山,村落对面是一处小山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选址符合风水学中背山向阳,左右护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有对山(案山)的要求。

2)村落历史遗存丰富 月岭唐氏历代文人墨客居多,科第不绝,为后世留下诸多珍贵的民族艺术瑰宝,如古民居“六大院堂”、文昌阁、古牌坊、百岁亭、将军庙、步月亭、太极井、双井秋月、上井清泉、唐孔林石圈墓等建筑物,尤以“孝义可风”石牌坊引人注目。

3)村落布局规整有序 村落建筑朝向依据山体走向整体呈扇形,院门与街巷相对,拥有水塘、戏台等公共空间。村头有炮楼、村中有碉堡,村四周有防御城墙,村落防御体系严密。

4)民居文化特色显著 “六大院堂”等古民居的建筑体量宏大,木雕、砖雕、壁画等技艺展现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5)以桂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传月岭村在宋末时就有剧团,清末时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桂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桂剧团,出现过桂剧奠基人物——曾是台湾巡抚的唐景崧。

2 月岭村发展问题

2.1 历史建筑、文物及传统风貌破坏严重

历经数百年的风吹日晒,加上砖木结构建筑材料的易损坏性,当地历史建筑及文物损失严重。同时人为破坏尤甚,一方面文物盗卖猖獗,祠堂的匾额及石狮、透雕的石柱础、“催官塔”的石塔地宫等曾被盗贼洗劫。另一方面则是“推旧建新”思想使诸多历史民居损毁,如部分建筑构件倒塌或毁坏,修复时更换为现代建筑材料;房屋墙壁倒塌后被水泥墙替代;部分青石板路被现代化的水泥路替代,上述行为对历史文化村落风貌造成一定破坏(见图1)。

2.2 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衰败

月岭是桂剧发源地,曾经规模宏大的月岭剧团,服装道具齐全,生、旦、丑、净角色分工明晰,戏台热闹非凡(见图2,3)。如今桂剧不再流行,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看到传统戏剧,传统民俗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取代。

2.3 旅游开发产品单一,缺乏配套设施

月岭村作为单一的参观型历史文化名村,没有足够的旅游开发资金投入,村落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村民对游客不热情。管理混乱,游客数量远低于其他同类型村落。

2.4 村落产业经济发展较弱,社会结构失衡

月岭村村民目前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村民收入低,旅游门票收入极少。该村为红枣、石榴生产基地,但缺乏规模化种植,产量较小。

村民因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村中大多数人口为老年人及幼童,人口结构失衡,产生村民交流缺乏及文化传承断层现象。

图1 月岭村现状

图2 桂剧七步吟

图3 桂剧白蛇传

2.5 基础设施缺乏,居住环境较差

村落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完善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等。民居内部潮湿阴暗,原有的水电设施、建筑结构损坏,人畜混居情况严重。

2.6 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不足

村落缺乏完善的保护发展机制,导致历史文化文献不完善、规划实施及管理不到位、旅游开发效果差等问题。村落不重视可持续发展,无法吸引资金技术保护村落古建筑及文物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