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
    主页 > 期刊导读 >

关于充分发挥山东优势加快设施果树发展的研究

1 山东省设施果树栽培现状

1.1 树种类型较多

当前山东省设施果树栽培涉及到的品种类型较多,包含草莓、葡萄、桃、枣等树种。其中以草莓作为代表性树种,涵盖丰香、全明星、宝交早生等类型,其栽培面积在总面积中占比超过47.5%,栽培品种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点。

1.2 设施面积增大

设施果树在我国的覆盖范围较广,截至2019年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已超过8万h㎡,其中以北方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但整体来看规模化生产程度仍较低,具有分散性特点。山东省作为我国四大果树设施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其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的增速已位于全国领先地位,凭借其丰富的品种类型、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国内设施果树栽培生产的中心,并逐步朝向规模化生产过渡,形成显著的区域优势。

1.3 栽培技术提高

在设施果树栽培技术方面,诸如草莓、葡萄、樱桃等树种已实现露天栽培,草莓周年生产、葡萄一栽多年制等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以基质栽培、人工破眠、二氧化碳施肥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措施被逐步完善,促使设施果树栽培质量、产量大幅提升,实现将科技手段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目标。

1.4 果品效益良好

在设施果树栽培面积持续扩大、产量与生产品质不断提高的影响下,近年来设施果树的果品价格趋于稳定,如草莓、葡萄的每千克市场售价基本保持在5-10元范围内。同时受淡季供应模式的影响,多次出现果品高效益的案例,例如山东省临朐县的设施西洋樱桃在每年3-4月成熟,每千克市场售价达到200元,超出露天栽培果品数倍甚至十数倍。此外,各类配套设施的投入使得设施高产现象日渐频繁,例如由山东农业大学在诸城创设的油桃日光温室栽培项目,其连续5年创造了每亩产量5719kg的世界纪录,具有显著的栽培效益。

2 充分发挥山东优势、加快设施果树发展的具体措施

2.1 丰富选育品种资源

果树品种的选育对于栽培质量、产量具有重要影响,应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国外良种资源的引进力度,同时引入生物技术进行本土品种的改良创新,更好地提升育种效率。具体来说,首先应注重选育低需冷量品种,减少扣棚保温时长,通过及早扣棚生产促使果品快速成熟上市,提高生产效益;其次应优先选取耐弱光型品种,克服设施生产在光照条件上存在的缺陷,避免果树因光合生产能力被削弱引发果品质量与产量下降的问题;再次应选取矮化紧凑型品种,减少果树在棚内占据的空间,防止因果树旺长导致光照条件被进一步削弱,满足果树生长对光照的需求;最后应优选高糖品种,如鲁油系列油桃等,借此提高果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优化果品品质。

2.2 强化特色规模发展

推动设施果树的规模化发展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通过推动设施果品栽培生产基地的建设,搭配冷链运输、产品加工、高档包装、市场销售等配套体系的建设,促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面对接,更好地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生产格局,提升规模效益。同时,需针对设施果品栽培的结构、设施进行优化,例如合理调节温室朝向、优化通风口设计、调整墙体与外保温层厚度等,通过优化生产设施结构,更好地提升设施果树栽培的档次与效益。

2.3 推广多种栽培模式

当前设施果树栽培模式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其一是促成栽培,运用大棚、温室等设施促进果树早开花、早结果,配合反保温措施满足果树的低温需冷量要求,保障早春、初夏等季节的果品供应;其二是延迟栽培,采用设置冰墙降温、扣棚保温等方式进行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可使果品成熟期推迟30~40d,借此优化果品品质、减少储藏费用、提升市场差价;其三是避雨栽培,主要选取聚乙烯薄膜覆盖在大棚顶部,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裂果、落花现象,并通过调节棚内温湿度条件起到防病害、预防水土流失的作用,有效提高坐果率[1]。

2.4 落实产业经济布局

一方面,应构建现代化设施果树产业信息系统,动态获取市场变化与产业发展趋势,运用政策、资金与技术扶持推动设施果品出口,提高果品在国外市场占据的份额与竞争力,并与上下游种植业、加工业等产业建立起联合发展链条,更好地提升果品流通效率与销量。另一方面,应面向市场需求实现设施果树生产链条的延伸,将其与观赏园艺进行有机结合,搭配日光温室等手段培育番木瓜、火龙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品种,更好地拓宽其市场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