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1947年,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姆和阿多诺出版了著名的《启蒙辩证法》。在该书的草稿中,他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的概念,但最终在出版的正稿中,他们则用“文化产业”的表述来代替。
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初是为了抨击资本主义生产对大众的蒙蔽,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电影借助媒介技术力量将大众整合为消费者,以娱乐的方式让消费者买单,并强行灌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电影就是借助所谓的文化来达到牟利的目的。正如《启蒙辩证法》中所说:“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理论认识的变化,文化产业一词的概念发生了改变,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普遍认可的其被赋予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1 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电影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市场化运作的特点,好莱坞有句俗话:“大片并不是拍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电影作为一门产业,从生产制作、市场营销到放映环节,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1.1 制作
生产制作方面,要从好莱坞的明星制谈起。一般我们认为电影是1895年诞生,即19世纪末,而明星制是20世纪初开始在好莱坞运行。明星制强调以明星为主,电影本身或其他要素作为辅助,从定义上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商业手段。具体来看明星制的含义:一是明星签约制,即明星与制片厂签订合作,每年为制片厂拍摄多少影片,获得多少报酬,以及违约会遭到什么惩罚,明星成为制片公司活的工具,或者叫“行走的摇钱树”。二是重要影片的生产、宣传围绕明星进行,明星成为一部影片或者是一系列影片的品牌。这种模式最早地把明星品牌化。而电影制作的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制作而不是创作),只是一个用人制作商品的过程。明星制其实就是一种竞争手段,为了牟求更高的商业利润。
而其他生产流程,诸如摄影、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甚至导演,最后的剪辑,分工明细,各司其职,每个过程都有专业的人负责,而影片的真正主人是制片人,这种体制被称为“制片厂制度”。
1.2 营销
既然是商品,最后的目的就是销售从而盈利,就好莱坞来说,一部影片的宣传费用通常在1500万美元左右,而且它的营销对象是国际化的。在进入各国市场之前,宣传团队会做一个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从放映时间、受众心理、宣传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性地进行组合。比如电影《X战警》第七季中,有几个范冰冰出演的镜头,就是为了迎合中国观众的消费需求。好莱坞把电影作为娱乐工具,观众才是上帝。第二方面,一个影片正式进入院线之前,还需要一系列的营销:促销、预告片、海报、广告、首映式、电影节等等。
单就电影来说,票房收入是一部分,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收入只占整体盈利的20%,它的衍生产品,比如说迪士尼电影衍生的迪士尼乐园、各类玩具等,它们是一种持续性产品,能够不断地带来利润,这也是好莱坞模式下借助电影达到盈利目的最成功的地方。
2 文化
以上所说的是电影的生产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说,电影制作过程不能被成为文化产业。什么是文化?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电影是物质,电影承载的思想是非物质的,这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物,思想被传承、被传播才是一种文化。为什么苹果手机价格昂贵众多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因为苹果主打的是它的设计理念:简约、细节、团队合作。功能方面,基本上所有品牌都能具备,但是理念却不是。与其说它卖的是手机,不如说是在卖它的文化。
电影也是这样,我前面所说的电影产业化、商品化,好莱坞的营销手段,这些都不是其产业化形成的重点所在,因为这些技术层面的套路,美国可以做,印度可以做,中国也可以做。好莱坞电影最出类拔萃的地方在于,它技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一个商品在被赋予文化之后自然就增值了。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让人百看不厌?不是明星,不是宣传,而是电影传达的爱情和思想。从电影中,我们看到了美国式的爱情:大胆、热情、超越生死,我们看到了美国的文化:逃脱桎梏,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电影中的自由女神像,包括杰克说的那句“I am king of the world”,他的美国梦。再比如说《速度与激情》,从第一季到第七季,同样的故事结构,同样的类型大片,却仍然能够卖座,我们所追逐的不就是它传达的自由精神吗?这些精神文化通过电影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观众的思想中,再借助好莱坞几近完美的国际营销手段,这些思想几乎传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接收并接受着美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