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
    主页 > 期刊导读 >

未来战略

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十三五”开启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服装行业生产和销售的65%—70%来自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存储与释放中国服装产业经济机体能量的重要细胞,是中国服装产业建立全球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地,也是中国服装产业融合‘点面创新’、‘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的最佳转型窗口。”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近日说道。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2016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提交统计数据的49家试点集群,2015年工业总产值88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0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73亿元。

转型之态

8月19日,由中国服装协会、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海宁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协办的2016年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会议暨全国服装行业统计工作会议在浙江海宁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等行业领导,海宁市副市长俞亚明,海宁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中权等海宁市相关领导及全国产业集群领导参加了会议。

“海宁市区域位置优越,催生了安正、雪豹等知名服装品牌,按照产业升级整体思路,海宁要继续加快区域产业提升,打造‘皮革时尚小镇'品牌。”海宁市副市长俞亚明说道。

陈大鹏表示,近些年,服装行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呈现出了四大亮点:一是创新已成为集群发展的主旋律,二是技术进步成为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三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着集群整体转型的提升,四是集群正由产业关联资源集聚为主要特点转向产业创新新资源集聚转变。

在产业调整与转型、文化创意、技术进步等方面,海宁品牌产业园加大了发展的力度,进行了有益探索,也取得很大的进步。

然而,目前市场环境还面临着挑战,陈大鹏指出,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出口持续负增长,国内增长放缓,市场压力大。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需求升级也带来结构性改变。集群区域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及分化倾向。

“缓增长和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时代同时到来,总量背后巨大的结构差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改变了交换方式,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结构创新。”陈大鹏说道,面对市场和消费变革的挑战和压力,全行业加快了调整转型的步伐,应对新消费、适应新技术、培育新动力、创造新优势。

经过30多年发展的虎门服装服饰产业集群也表达了目前的短板,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朱泽华表示,近几年,虎门服装也与国内外同行一样,存在着不少短板,针对短板,虎门重点急需“五补”。一补平台短板,推进产业服务升级;二补电商短板,线下损失线上补;三补创新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技术创新,二是质量创新,三是营销创新。四补市场短板,开拓新兴高端商业体;五补外贸短板,主动融进“一带一路”。

此外,辽宁兴城市经信局局长李旭明、山东汶上县副县长林鸿、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何必成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陈联宏也介绍了当地集群发展的优势、现状及需要升级的方向。

未来战略

那么,产业集群如何升级创新?陈大鹏解读了《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十三五”升级发展战略纲要》,有关集群升级的发展路径,他谈到了六点:一是制造升级打造新实力,二是技术升级形成新动能,三是模式升级开创新局面,四是要素升级构建新生态,五是管理升级塑造新文化,六是理念升级拓展新空间。

期间,大会还进行了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创新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和2015/2016年度全国服装行业统计工作颁奖。

孙瑞哲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展望未来、布局未来、引领未来的一次会议,并用重要细胞、战略高地、转型窗口三个词形容服装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但从行业角度来说,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依然面临挑战,针对目前的形势,围绕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围绕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个维度,孙瑞哲给出了集群升级的四“向”指导建议。

向上是引领升级,借助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区域品牌与个体品牌。在产业集群内部,一方面应当加强领军型、龙头型品牌的先锋引领,同时也要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构建健康、平衡、活跃的产业集群创新生态。